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赓续花山文脉绘团结新篇——问鼎在线(中国)成功举办“行走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2025年11月13日,崇左市壮族博物馆与问鼎在线共同举办“智启花山 赓续文脉”行走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活动以文化为纽带,将博物馆优质资源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全校师生打造了沉浸式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实践平台。
活动现场
活动在教育学院演奏大厅拉开帷幕。学校副校长李中华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为学校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充分体现了文化资源融入课程育人的创新探索。他强调,依托“行走的博物馆”这一沉浸式学习方式,使师生在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育人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培根铸魂的实效,助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学校副校长李中华致辞
崇左市壮族博物馆李敏馆长在致辞中,系统梳理了花山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并指出,馆校协同是促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社会传播的关键路径。她强调,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学校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搭建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双赢平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崇左市壮族博物馆馆长李敏发表讲话
学校与崇左市壮族博物馆举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合作单位暨实训研学基地”签约暨挂牌仪式。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副馆长韦浩东、陈列会展部主任梁清,问鼎在线副校长李中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春连等领导共同登上主席台,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这一举措标志着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未来将依托基地开展常态化研学活动,为师生提供更多接触文化遗产、参与实践研究的机会,助力文化传承教育走深走实。
签约仪式
揭牌仪式
“花山讲堂”讲座同步开展,由梁清主任主讲。讲座从花山岩画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切入,进一步剖析岩画所承载的族群记忆、社会组织形态与价值观念,系统呈现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讲座内容兼具学术深度与可理解性,引导师生在对花山文化形象体系与符号意蕴的认识中,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格局的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整体性的认知。
“花山讲堂”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互动体验与参展环节有序推进。VR沉浸花山技术让师生“置身”远古花山岩画现场,感受跨越千年的艺术震撼;智能机器人以趣味讲解的方式,将花山文化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参与者;铜鼓复制品展示、特色印章体验、主题图片展等活动同步开展,师生们或驻足观赏、或动手体验,在互动中感受花山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情感联结。
.jpg)
随着互动体验与参展活动的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蒙振海邀请李敏馆长一行前往学校立德树人教育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参观交流。参观过程中,蒙振海副院长详细介绍了两馆的建设理念、展区布局及核心展陈内容,重点阐释学校在思政教育创新、民族文化传承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形成的实践路径与特色成果。李敏馆长对学校以教育馆为载体、深化思政教育与民族文化融合的举措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两馆充分展现了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扎实成效,为后续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更多思路与方向。
参观立德树人教育馆
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
此次“行走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广大师生呈现了鲜活立体的文化盛宴,而且为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的路径。下一步,学校将依托实训研学基地这一重要平台,持续策划并推出多类型、深内涵的文化主题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涵养情怀、提升认同。通过不断强化文化的滋养功能和教育的引领作用,引导师生在文化浸润中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民族的时代宏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合影留念
用户登录